fbpx

建立個人品牌 | 以自己形象行銷,令職業生涯立於不敗

建立個人品牌 Personal Brand,  以自己形象行銷,除了有助服務和產品推廣宣傳,有助營銷外,更容易吸客,產品和服務的取價自然可以更高,更有助個人長遠的事業發展。品牌並不限於企業或者公眾人物。傳統曝光機會被平面媒體如電視、電臺等所壟斷,平台自然成了造王者。今天互聯網世代再沒有壟斷性平台。曝光機會平均化了,更適合建立自己的個人品牌。有些行業特別適合和需要個人品牌。例如教練、保險經紀、培訓課程導師等等。

自我表現說法

參考 Erving Goffman 的 Self Presentation 說法,個人品牌是你一種自我形象表現方式,希望被受眾接受甚致迷戀。你會自覺或不自覺鎖定一個自己要演釋的人物性格,將自己言語行為以或遷就這個人物性格表達出來。這個人物性格和你本身的性格很多時間是不一致,就像演員台前 (公眾面前)台後 (私底下) 的表現。而社交平台是開放的公眾平台,你以此展示所要表現的人物性格,通過發佈信息建立人陌,建立受眾。


網上身份管理

網上身份管理 Online Identity Management 是指令網上搜尋者容易找到你,這是關乎曝光的問題。更重要是找到的是正面而不是負面資料。今天很多獵頭公司會在網上搜尋被推薦人的資料,例如所發表的文章,參加的公眾活動,公開演講等等,甚到在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Wechat 上的留言都成為招聘公司考慮申請人是否適合的參考,比單純依賴一兩次會面有用得多。讓搜尋者容易找到你就是利用搜尋引擎優化,搜尋目標關鍵字變成閣下的英文或中文姓名,例如在 Google 中搜尋 “Waiting Li”, 可以找到關於我的一些介紹。

建立個人品牌

由於一般個人未必有自己獨立的網站,更多可能是使用 Facebook Profile 個人資料和 Linkedin Profile 個人資料,搜尋引擎優化工作相對簡單,但太大路的名字 (例如 Raymond Chan),由於可操控的變量少了,所以又變得較困難。不論公司或個人被抺黑在網上世界是較難刪除,這是所謂 Right to Be Forgotten, 一般你是要向搜尋引擎公司提出異議,又或者洗版式發於正面信息將負面搜尋結果壓下。


首先鎖定發揮主題力求精進

其實是或多或少每個人都已經有一個個人品牌效應,是個人在自己社交小圈子中的信譽。想想身邊同事間朋友間有感情問題或找投資意見會想起誰? 這其實己經是一個品牌效應。個人品牌的建立是將小圈子放大到更大的網上平台上。所以如果你不知從何入手,不妨問問身邊的朋友對你的感覺,覺得什麼是你的強項,再選擇和你性格日常工作可以相互相成來發揮。找到主題目標後就是尋找發揮的平台。

Y's Recipies 個人品牌行銷

比如我們一個網上商店客戶 Y’s Recipes,原來是為美容雜誌撰稿,對美容有興趣兼且又和自己的工作有關,慢慢再了解單靠美容未必能帶來最佳效果,再涉獵關於健康食療,利用網誌 Facebook 向受最分享心得,建立自己 YoKo Tsang的個人品牌。中間過程是要慢慢累積學習,自身親身體驗。

幾年前一個由身的年輕健身教練參加我們 SEO 課程,然後付諸實行自己建立了私人健身教練網站開始撰文紹介一些健身知識。後來某報紙要找這方面的人材撰稿,搜尋時找到了他。再往後一是電視台的訪問和藝員成了學員,幾年前以自己的名字 Ricky Yu 作為品牌創辦了自己的健身室,找加盟夥伴將人意做大。

私人健身教練 個人品牌行銷
互聯網上太多聲音。受眾已經習慣只聽認為是最好最值得信賴的聲音。建立個人品牌成功與否要看你銷定主題後能否努力不懈力求精進,變成主題的專家。你想只掌握一些空洞概見,拾人牙慧無實際第一手經驗凝聚受眾是無可能,因為互聯網世界貨比貨太容易,無知受眾可能認為你說得好,但當碰到貨真價實時自然會認為對方說得更好,離棄你而變成對方的受眾。記住:受眾是會進步,而你要比受眾進步更快。


建立個人品牌 – 利用免費平台

不論是企業或個人品牌都要建立受眾,推廣品牌。建立受眾是通過創造並分發高價值的內容。個人品牌由於資源所限,更多依賴免費信息發佈,更少依賴廣告。由於背後未必有團隊支援,複雜的推廣活動無法長久進行。例如個人一般沒有自己的網站,當然你可以利用免費網誌平台 (例如 Googleblog) 發表文章。Googleblog 亦很大程度上可以進行頁內優化 on-page optimization。

更多就是在 Facebook 上建立自己的 Profile 個人資料。Facebook Profile 個人資料和 Facebook Fanpage 專頁除了前者用於個人後者用於公司外,其他分別包括:

  • Facebook Profile 個人資料最多是 5,000 friends, 關注人數無限,但只能看到你的公開訊息
  • Facebook Profile 個人資料只能付費推廣帖子,專頁的廣告無任何限制。profile 對商頁用途很多限制,例如不能安裝 martketing, business apps, 亦不能透過 Insight 分析朋友的人口資料。

獨立網誌網站好處

但我個人更傾向是建立自己的獨立網誌網站。理由是:

  • 完全依賴第三方平台是作常危險。例如:對方失敗 (如:myspace) 我辛苦建立的受眾要從頭再來。不小心違規可能被對方封鎖帳戶。
  • 平台訊號轉發有自己的機制,以平台利益為先。網誌內容可以自由修改。可以是歷從常新的內容。個人品牌不是一天建立,是細水長流透過分享內容耕耘出來。過程是需要練習,當你回過頭來看以前不理想的東西自然是需要刪除或重寫。
  • 社交平台,例如:Facebook, Twitter 都不利搜尋引擎索引,所以很難利用 SEO 推廣。

脊醫 Chiropractor 為例,受專業註冊團體監管,不能以脊醫身份刊登廣告或除便發佈自己的聯絡資料。但通過在媒體和網誌分享專業知識就可以慢慢建立個人品牌,自然有助潛在客戶找到自己。


主動聯繫您的潛在受眾

Facebook 個資料或者網誌是一個基地,除了被動利用 Inbound Marketing 吸引人流訪問外,更重要是開始時主動尋Outreach 找你的受眾,例如:

  • 向你手上的電郵名單發放相關內容吸吲對方關注或者成為你的朋友。如果你每月要發送的電郵數量不大 (例如:每月小於一萬二仟封,名單少於二仟個電郵地址),你可以利用一些電郵推廣平台的免費服務計劃,例如 Mailchimp 或 Zoho Campaign。當發送量超過免費計劃時平台會要求你升級為付費服務計劃。
  • 參加相關的群組論壇發表意見和花時間解答其他人的問題。

追隨有影響力的 Influencer

個人品牌的建立和維護長遠是建立在你所發佈的內容能為受眾帶來多小價值。你必須利用內容行銷的技巧,你亦需要時間來磨礪自己的技巧。開始時不妨嘗試向 Influencer 或 KOL 學習和建立互動。

要和 KOL 建立互動關係並不容易。從對方角度想想每天有多小人會主動聯絡他,希望付費或免費借用 KOL 的影響力。太多人喜歡漁翁撒網式利用電郵推廣尋找機會。濫發信息是產生垃圾 Spam 不等同 Outreaching. KOL 對方是站在山頭而你在地上,要對方注意你必需從 KOL 的角度想:

  • 利用模板郵件和合併 Mail and Merge 的內容怎樣可以逃過精於內容行銷的 KOL 眼底。KOL 會問:你自己不投資你的時間寫你的信息為什麼要我投資我的時間讀你的信息?
  • Outreaching KOL 必需為對方度身訂做有值得對方考慮的理由。例如你有一篇文章和對方之前發布的內容互補 (又或你有不同意見亦可) 更有可能使對方欣賞。
  • 馬屁不能隨便亂拍。不是人人會受,更可能令對方輕視你。
  • 永遠有備以來,盡量了解 KOL 的背景和仳所發佈的信息,令對方感到你是他的受眾。KOL 就是有一大堆受眾,理由是強於和受眾互動,所以天性喜歡受眾但就不一定會照顧白撞!

更多關於網上營銷課程

Facebook Comments
摘要
建立個人品牌 | 以自己形象行銷,令職業生涯立於不敗
文章名稱
建立個人品牌 | 以自己形象行銷,令職業生涯立於不敗
描述
建立個人品牌除了有助營銷,更容易吸客,產品服務取價自然更高,更有助自己長遠的事業發展。品牌並不限於企業或者公眾人物。傳統曝光機會被平面媒體、電視、電臺等壟斷,自然成了造王者。今天互聯網世代再沒有壟斷。曝光機會平均化了,更適合建立個人品牌。有些行業特別適合和需要個人品牌。例如教練、保險經紀、培訓課程導師等等。
作者
WaiTing LI
發佈者名稱
Well Develop International Limited
發佈者商標

關於 WaiTing LI

SEO專家地位並非紙上談兵自說自話而來,應該是基於由同業又或者權威的獨立第三方給予的評價。SEO專家地位大致可以從 Google 給予你所競逐一大籃子競爭性高的關鍵字排名結果推斷出來。我關於宣傳推廣、網店、SEO優化的文章取得很高排名,是搜尋引擎給予我專家效應的結果。

也查看

展示廣告

利用 Google 展示廣告 Display Banner 廣告強化品牌

Google 展示廣告 Dis …

發佈留言